第十二章:丈量天下
第十二章:丈量天下 (第1/2页)高士廉很生气,他应该生气的,因为这是一场毫无预兆的“屠杀”,一场对高士廉以及其附属势力的屠杀,那位坐在皇位上的帝王只是随手便将他引以为豪的势力给剪除了最重要的两个组成。
而他不仅丝毫没有还手的力气,甚至连.提前预知这个事情都做不到。
这不由得让高士廉觉着十分迷茫与无奈。
他在那位皇帝以及陈氏的眼睛中算是什么呢?或者说他的抵抗在陈氏以及帝王的眼睛中算什么呢?什么都不算事么?算是蝼蚁无谓的挣扎是么?
当愤怒过去之后吗,高士廉的心中迎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无奈、迷茫与挣扎。
良久。
当杯中的茶水再次变得冷冽后,高士廉终于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而后寻找着自己所需要的“思绪”,无论如何,他终究都已经站在了李世民以及陈氏的对立面,哪怕他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如同蝼蚁一样。
“该如何做呢?”
高士廉陷入沉默与思索当中。
他不断的在脑海中推演着“棋局”的走向,推演着下一步皇帝以及陈氏想要做什么。
但最后他还是无法做出判断。
只能勉强对未来的事情进行一些简单的揣摩。
太极殿
在这座掌控了天下间最大权力的殿宇之中,李世民安然的坐在这里,神色寂静冷清。
他看着面前的人,轻声说道:“决定好了么?”
李世民的心情是十分激动的,甚至怀揣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兴奋与激动。
陈若瀚也同样如此激动的坐在那里,他的眉宇中甚至带着些许的坐立难安之色,因为接下来要发生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重大了,甚至会波及到整个天下!
“陛下,我想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明日的朝会上,父亲会亲自提出那件事情.”
“而后续的一连串的准备,我们也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墨家、公输家中的弟子,或者说,如今早已经被统筹合并为“科学家”的弟子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准备了多年的东西。”
陈若瀚甚至绽放出了一个肆意的笑容。
这是陈氏准备了许多年的东西!
他缓缓的吐了口气,而后站在了李世民的面前,对着这位伟大的陛下说道:“陛下,或许您想要提前见一见陈氏的“准备”,或者说见一下那些隐藏在暗中,但已经准备走出阴影的陈氏弟子!”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看向陈若瀚,嘴角带着些许若有似无的笑容。
“当然。”
“朕已经做好了准备。”
镇国王府
夜色笼罩了这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府邸,那月光缓缓的笼罩在这座府邸中,也同样照亮了陈湛的面容与神色。
陈湛!
或许是这个世界如今寿数最为绵长的人了。
他从当年的万岁帝时代一路走过来,经历了万岁帝、隋文帝、隋炀帝、大德帝、以及如今的大唐皇帝!
五位皇帝,三个皇朝!
可他却依然活着,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哪怕是陈氏的历代先祖中,也未曾有如此长寿的老人。
他已经将近百岁了!
而如今,他坐在这屋子之内,腰间佩戴着那枚从先秦时代便已然流传下来的“麒麟玉”,那枚麒麟玉之上传来的些许“冷冽”,让陈湛哪怕是在百岁的年纪依旧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这或许是使用麒麟玉最长的一位陈氏家主了。
陈湛苍老的手缓缓的抚摸着这枚玉佩,而后长长的叹了口气:“我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否是正确的呢?”
他的声音苍老而又浑浊,那一双眼睛中带着的是无法确定答案的迷茫。
但.
哪怕是无法确定自己前行的路是否正确,陈湛依旧坚定的走在这一条道路上。
他看着面前摆放着的“万岁帝”的手稿,神色十分平静。
因为他即将要做的事情、陈氏即将要做的事情、皇帝即将要做的事情,都是陈氏已经铺垫了百年之久的事情!
当年的陈湛的父亲,那位温和的老人将万岁帝带离皇宫,真的是一件寻常而又巧合的事情么?
那位老人真的只是被万岁帝算计了么?
万岁帝有那么大的本事,小小年纪就能够骗过陈志?
错了
那不是一场算计,而是一场“双向奔赴”.
万岁帝是陈氏精心浇灌出来的种子,只是这颗种子最后的最后并没有按照陈氏所想的方向去生长,反而完全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去生长了。
当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无论是陈志还是陈湛都感觉到了无奈。
有些时候命运便是如此,总是不会让你如意。
但.
后来的发展出乎了陈湛以及陈志预料的同时,也令他们似乎看到了另外一条道路的光芒。
直到那个夜晚,万岁帝死在了皇宫之中。
陈湛撑着一把油纸伞,从大雨中接走了张氏的后人、或者说接走了万岁帝的孩子。
陈氏开始真正的着手另外一个计划,一个听起来、看起来、甚至做起来都很令人觉着荒谬的计划。
这里就不得不说陈氏的“思想”了。
陈氏以“立民”为根本。
但想要彻底的改变那些黔首的生活,需要什么呢?
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至少是一个最基础的、不可以被任何人改变的政治底线以及制度,甚至要考虑到这个这制度后续被腐蚀——被腐蚀了之后,这个制度也必须是能够完成他们设定的最底线的问题。
如此一来,黔首们便真正的可以过上陈氏所构想出来的生活了。
这是一代代陈氏先贤的共同愿望。
而在陈湛以及陈志这一代,他们看到了那个愿望实现的基础。
后来,万岁帝、隋文帝、隋炀帝都没有让陈氏看到希望,所以陈氏继续隐藏,去研究他们该研究的事情,比如是一个切实可以传播的思想——这个思想必须有一个最基础的底线,那就是哪怕不能理解他的人,也能够在潜意识中使用他,并且不会对百姓们造成伤害。
那么这个思想就必须是具有一个“仁慈”的口号,也必须是让黔首们接受,乃至于那些统治者哪怕不愿意行使这个思想,也不得不去披着这一层思想的外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