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风口已过
第六百四十三章 风口已过 (第1/2页)为什么同为抗M援C题材的电影,《长津湖》两部曲能够大获成功,《志愿军》三部曲就不行了呢?
张紫枫不理解。
老陈大概也永远都想不明白。
其实,原因是明摆着的,只是老陈装作没看见而已。
雷小米曾说过,即便是一头猪,只要站在了风口上,也能飞上天。
话糙理不糙,一句话便能概括出了时事造英雄的真谛。
类似于《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中国机长》、《八佰》、《1921》、《万里归途》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近些年的爆火,给人的感觉仿佛主旋律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但是,这个感觉本身就是一种错觉!
从时间线上看,爆火的主旋律影片,其实主要都集中在了2019到2022年之间。
之前没那么火,之后也不行。
简单来说就是,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WHY?
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得出答案,因为2019年是建国70周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2022年是建军95周年。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逢十大庆,逢五小庆。
为了庆祝,宣传部门当成了政治任务来做,开足了马力,制造的舆论不敢说绝后,但百分百称得上是空前。
所谓的风口,便是这么推起来的。
《我和我的祖国》算是第一部被风吹起来的主旋律电影,要知道,当时火的不只是这部电影,连同名经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也成为了年度大热金曲,唱遍了大街小巷,唱得人人热血沸腾。
好多企事业单位在那个档口,都得组织员工录制一个专属版本,以体现自家的政治正确。
啥叫生逢其时,《我和我的祖国》就是。
在强劲的宣传攻势之下,恰到好处的借到了力,于是就火了。
一个拼盘式电影,票房居然能卖到了31亿,可以说前所未见。
说白了,这就是身在其中,不知不觉随着大流往前走,不自觉地跟着添砖加瓦。
由此可见当一个国家的宣传部门,全力开火的时候,其威力有多大,是不敢想象的。
它会以各种形式展开渗透,不知不觉进入绝大多数人的心底。
所以,品质并不差的《长津湖》火了,而且还是爆火。
这就是风口的作用,早两年上映,或者晚两年上映,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而且,《长津湖之水门桥》只隔了半年就跟着上映了,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做法。
因为风口的风依旧在吹,赶早不赶晚,该火就要赶紧火,于是乎《水门桥》也爆了。
老陈作为《长津湖》的联合导演之一,明显是尝到了甜头,想着既然《长津湖》能火,那么格局更大的《志愿军》大概率也能火。
于是,他选择拉出来单干。
可是,他只看中了问题的第一步,眼光却没能看的更远。
同样还是拿《长津湖》两部曲来举例。
《长津湖》火了,那么故事更紧凑的《水门桥》岂不是应该更加火爆。
但实际上《长津湖》最终票房轻松拿下57.75亿,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头名。
而《水门桥》却只是艰难地迈过了40亿的门槛,没能再稍微往前一步。
再问一遍为什么?
因为风头已过。
2019到2022年的宣传到了后期,人们的热情不可能一直那么高涨,大家都疲惫了,风口自然也就不再了。
没有了外力的加持,仅仅靠自身力量,爆发力自然大打折扣的。
好在宣传攻势的余威犹在,长津湖这个IP效应也还在,《水门桥》能够破40亿,说起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而老陈自认为已经摸清了主旋律的脉门,《志愿军》必然也会火。
其实,是他想多了。
不是他摸清了主旋律的脉门,而是主旋律将其当成了棋子。
需要用的时候,就会捧火你,不需要了,自然也就凉了。
《志愿军》的票房,其实自立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真要是火了,那才是奇迹。
至于老陈拍成怎么样,其实都无关紧要。
更何况,《志愿军》还真的不怎么好看。
《长津湖》的精彩,在于故事紧凑,看完之后能记住伍千里,伍万里、老雷这些特点鲜明的人物。
而《志愿军》看完,就很难记住谁,整个故事太宏观了,流水账一样从最高层到基层士兵,都给扫了一下,结果扫到谁都不够具体,都是蜻蜓点水。
《志愿军》的拍摄思路,明显还是典型的《大决战》时期的思路。
呈现一众群像,来强调集体的作用。
当张国师已经在探索拍摄技法的时候,老陈依旧沉湎于30年前的思路,固执的拍摄只能感动自己的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