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喜唐 > 第10章 回长安

第10章 回长安

第10章 回长安 (第2/2页)

其实开始的时候颜白最想选择的是流苏树,因为它树形高大,开白色的花,配合长安庄重很得体。
  
  微风一吹,雅韵十足,想想都觉得美。
  
  其次就是槐树,也是开白色的小花,也很好看,最好的是它的花能吃,如果在荒年可能会让很多人活命,也可以让长安城的孩童在春季多一个值得回忆的零嘴。
  
  第三才是石榴树,也就是后世的西安市市花。
  
  颜白本以为槐树会当选,结果所有人都选择了石榴,包括李二,包括李承乾,也包括李泰还有河间郡王以及自家老爷子。
  
  他们所有人都说石榴树好,很容易成活不说,结的果子寓意也好,多子多福。
  
  为了更具有参考意义,颜白还问了自己的几个嫂嫂,还有裴茹,她们也果断地选择石榴,她们选择的理由也很另类,都说石榴裙好看,长安种满石榴树当然也好看。
  
  没有办法,颜白最后选择了石榴树。
  
  老董得意道:“咱们这边是各坊周边街道都有,他们是主要街道有,因为上缴石榴树可以免劳役十天,现在大伙都进山了,有些则进周边的庄子了,小的觉得应该够,唉,现在的一棵小苗子比东市的半扇羊肉还贵!
  
  这些狗日的可把钱给赚美了,要不看着都是农户,怎么都得收一笔税!”
  
  老董的埋怨惹得颜白直笑:“老董,石榴树也就洋气了这么一回,等这一批落地了它们就不会有这个价格,卖就卖吧,也就这么一回了。来给你们介绍下…”
  
  颜白指了指裴行俭:“这是裴行俭,我的第一个弟子!”
  
  众人赶紧认真地记下裴行俭的模样,然后把裴行俭一顿夸,一下子就把裴行俭夸成了人间仅有的美男子。
  
  衙门的众官吏都是脸皮极厚者,不够厚也当不了官啊,他们说的话一下就把裴行俭夸成了大红脸。
  
  站在那里头也不敢抬。
  
  从衙门出来颜白就带着裴行俭去了大通坊,大通坊位于城南,位置不好,住在这里的都是一些穷苦百姓。
  
  颜白来这里是来找许巷的,当初答应他要一起去仙游的,如今生活都安顿好了,也得来给他通知一声了。
  
  许巷整整四代人都是颜家的随侍,所谓随侍颜白理解的是书童,可许巷他们却不是书童,这个渊源老爷子说是从圣人时代留下来的。
  
  当时孔圣人周游列国,总得有个武力值相对高点的人护卫安全吧,这样才能保证孔子不被半路出来一个小盗贼而劫财丧命,弟子子路开始的时候就是孔子的随侍,负责照顾孔子的生活起居和周游列国的安全。
  
  后来孔子觉得这个子路不错,就收为了弟子。
  
  自此开始,上行下效,孔子的弟子出行也会找个武艺高强的人作伴,一边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一边保护自己求学路上的人身安全。
  
  颜白觉得后面朝代读书人身后的小书童就是这个的延续。
  
  许巷祖上就是老爷子年轻求学时候的随侍,他们这一家四代人都跟着颜家,可以说是颜家拿得出手的底牌了。
  
  如今他们这一家子被老爷子安排给了颜白,颜白成了许巷的家长,所以许巷一家子的生活颜白当然会记在心里。
  
  这是可以托付全家的贴心之人,不是随意呵斥的奴仆。
  
  许巷看到了颜白远远的都跑了过来,整个人趴在地上给颜白见礼,见颜白手牵着的裴行俭微微有些诧异,他知道这是晚辈,但不知道这个晚辈是谁!
  
  “许叔给您介绍一下,这是小子的弟子裴行俭,是个可怜人,族里三代就活了他一人,因缘际会拜我为师,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今日来见您就是想着带给您看一下,也算是认识一下,家里又多了一个人!”
  
  许巷咧嘴笑了笑,冲着屋里吆喝一声,话音落下走出一个跟裴行俭年岁差不多大腼腆的少年,许巷牵着孩子的手,又牵起了裴行俭的手,把少年的手放在了裴行俭的手心。
  
  “许行,此后他就是你的大郎!”说罢他又看着裴行俭道:“小郎君今后他就是你的随侍了,可以完全信任的人!”
  
  裴行俭不明白这是怎么了,但是看着师父和许巷都一脸肃穆的模样,他觉得这一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事,绝对不是有个仆从那么简单。
  
  颜白吃味儿了,酸溜溜道:“许叔你把你儿子交给了小俭,等过几年我和裴茹有了孩子,我的孩子咋办?难不成你再要一个?”
  
  许巷笑了笑:“我觉得我还年轻,看护完了大郎再看小郎君还是可以的!”
  
  颜白也觉得好笑,点了点头,然后道:“府里面的屋舍已经收拾好了,我后日回仙游,你收拾一下,咱们一起走吧。
  
  那里实在太缺人手了,我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快些去,我好解脱出来......”
  
  “好!”
  
  “许叔这次到了仙游你先去找裴小娘子,日后府里面肯定是她说的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