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南洲吴国
第713章 ,南洲吴国 (第1/2页)对于张辟疆的话徐爱民还是愿意听的,他当即下旨招大皇子徐绍,二皇子徐晟回大汉,在所有封王当中,就是吴国和西炎国发展的最好,所以他最看好的还是这两个儿子。
倒也不是徐爱民其他儿子不努力,但耐不住他们两位兄长都有外挂,一个拥有全球品质最高的铁矿,一个拥有全球最容易开创的金矿,同样是发展,在智商和人才都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有资源的自然比没有资源的要强。
虽然不少皇子都觉得不公平,但徐爱民却不这样想,能获得上天眷顾本就是最大的优势。
秦末时期,谁能想到强盛的暴秦会被自己父亲带领800刑徒推翻,函谷关这座阻挡战国无数英雄豪杰的雄关,谁又能想到会忽然出现一条暗道,因为这种事情太神奇,即便徐凡推广科学几十年,但在汉人看了他就是得到老天的眷顾,是天命之子。所以大汉开国之后才能一路兴旺发达这么多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天命论在大汉还是非常市场的。
而在大皇子和二皇子封地上出现巨型铁矿和金矿,在徐爱民看来这就是他两个儿子得眷顾的体现,在所有皇子都表现相差无几的时候,他自然也倾向于得眷顾的皇子了。
大汉历62年5月25日,南洲吴国,临安城。
南洲因为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只有东部地区因为山脉阻挡节流水汽出现肥沃的平原,所以在建国之时,徐绍就把自己的都城建立在南洲的东部一个海湾。
一场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给给临安城带来了一场秋雨,让整个临安城也变得更加寒冷了,因为在不同的半球,现在大汉本土各地快进入盛夏,而南半球的吴国却已经快要入冬了。
临安城虽然只是一座只有十几年历史的小城市,但因为高品质的铁矿带来的财富受益,徐绍每年都要费几亿乃至十几亿的投入建设这座吴国的都城。
他几乎是一比一的复刻了长安城的建筑风格,核心的宫殿,华丽的官署,繁华的小区,辩论激烈的学府,百姓休闲的茶馆,酒馆,图书馆,电影院,足球场等娱乐设施,还有庞大的下水道系统等等。
而这样大量的投入也是成效卓著,秋雨过后污水被快速排出城市,并没有出现后世那种污水倒灌城市的景象。
临安城也成为南洲土著的神国,当地土著统领只要见到这座城市的,无不被这座光明之城折服,而后留在城中,他们的部众成为了吴国百姓的一部分,现在临安居住着二十万百姓,是整个吴国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
徐绍对南洲的征服也没有抵抗,基本上就是李广这些将军带领的骑兵冲到什么地方,当地的部落看到如同天神一般的大汉骑兵直接跪下求饶了,再看到临安城的繁华,从身体到心理上都臣服了。
当地的土著也是黄种人,他们甚至是几万年前从会稽郡来到这片陌生的大陆,和汉人是有血脉关系的,大汉自然也不用像那些白皮一样屠戮当地人,而是教化他们,让他们成为大汉百姓的一部分。
最开始徐绍对这样的军事行动还兴致勃勃,甚至还亲自指挥过几场战斗,但当地野人和大汉的差距太大了,一个拿火枪,一个拿木棍,差了两个层次了,这样的军事行动就相当于玩游戏弄了最简单的难度不说,还开外挂,很快徐绍对这样乏味的战斗没有兴趣了。
而是把兴趣投入到探索这块蛮荒之地,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国家制定一个完善的堪舆图。
结果第二年,探险队就给他带来意外的收获了,他们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赤铁矿,而且品质非常高,在大汉根本看不到,还是露天铁矿。
这种容易开发的情况,如果是在大汉,那就是一座赤色的金矿,但在吴国却还有一个麻烦,吴国本就是地广人稀,占据三个中原大小的土地,人口只有上百万,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东部,西部的人口比大漠高原还要少,基础设施是一点没有。以当时吴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根本不足以开发这座铁矿,为了筹集开发铁矿的钱财,他去会稽郡股票交易所,制定了一个上市计划。
当这些铁矿消息被会稽郡富商知道之后,造成整个会稽郡的轰动,吴国铁矿公司的股票可谓是一票难求,上市第一天股票的价值就翻了一番,接下来的几天也是连连上升。
当然徐绍筹集到12亿资金之后,立刻购买机器,招募工匠在矿区修码头,建铁路,开发矿山,一年后,吴国的第一批铁矿登上大汉的土地,受到当地钢铁厂的热烈欢迎。
正好大汉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像南洲这样高品质的铁矿石,这几乎是大汉沿海郡县钢铁厂追赶陈郡等本土老牌钢铁厂的外挂。
同样炼铁,用南洲铁矿即便是技术上差一些,但依旧可以炼制出物美价廉的钢铁,这就是原材料上的碾压,有了南洲铁矿供应,会稽郡几乎是以每年增长两三成的速度增加炼钢铁的产能。
甚至为了增加优质铁矿的供应量,以会稽郡,临淄郡为首的沿海六郡,派遣大匠考察南洲铁矿,联合投入三十亿给吴国用来扩张南洲铁矿的产能。
于是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南洲铁矿的产能就突破到千万吨的级别,大量优质低廉的铁矿进入大汉本土,直接让大汉钢铁由西北转向东南,霸上钢铁厂甚至为了生存更是直接迁出了关中。
铁矿给吴国带来财富,而吴王徐绍则把这笔财富用在建设吴国的港口,铁路,公路,城镇,十年下来吴国已经有15座城镇,当然这些城镇大部分都在沿海,以海运沟通,吴国的人口达到了150万,只可惜分散在庞大的南洲也只是星星点点几个小城。
吴国的各种福利待遇也是直接拉满,为了解决医疗问题,吴王徐绍高价聘请优秀的大夫来吴国建设医馆和医学院,十几年高投入下来,吴国每个乡都能配上一个赤脚大夫等级的医生,能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最基础的医疗和教育他们卫生知识,减少病症。
吴国的教育也是非常完善的,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小学,每个城市都有两三所中学,当初贬到吴国的人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学问的,所以在吴国并不缺少基础教育的人才。
吴国虽然立国时间短,但因为地大物博,又有巨型铁矿的外挂,每年出口的货物达到了300亿,让吴国快速成为了富裕之国,当地的百姓过得富足安康,即便当地的土著也很少反抗吴王的统治,在吴王没有来之前,他们过的茹毛饮血,在野外和野兽拼杀的生活。
但现在住上房屋,穿上衣服,吃上热腾腾食物,虽然要每天劳作,但却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对当地土著来说,能吃饱饭就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而能做到这点的吴王就是一个天神一样的族长,所以徐绍在吴国土著心中威望极其高。徐绍甚至在这些土著眼神看到了,大汉百姓看待自己祖父的神情,这让他很自得。
因为下雨的关系,临安城内的百姓也有点懒散,大部分人都躲在茶馆,酒馆,戏院等地,边躲雨边听戏。
其中有几个穿金戴银却是一身儒服打扮壮汉抱怨道:“本土的土著太懒散了,南洲有这么好的草场,他们也不肯用心打理,每次都是俸禄刚刚发完,就找不到人,而是几天后一个人醉醺醺的跑回来,躺在马厩当中睡觉,要不是南洲人少,某是不愿意雇佣这些土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