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备废弛 (第2/2页)现在皇帝这么一做,看似是减轻了馀丁的压力,但是正军的压力就在变大。而且多子嗣的军户,可能也是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
徐辉祖谨慎说道,“陛下,这样一来,可能的会有军户偏袒子嗣,军中恐多有老弱。”
徐辉祖的担心是人之常情,军户世袭且比较苦,所以一旦有机会成为民籍,说不定一些军户之主就要偏心了。
让一些老弱病残、不受待见的子嗣留在军中服役,其他的子孙成为民籍,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傅友德也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魏国公所言非虚。真要是如此,我大明军力必然衰弱。”
暂时不打仗,这件事情大家可以理解,大明这么些年陆陆续续也都是一直在打仗,无非就是战事的规模有大有小罢了。
暂时的停一停大家也没意见,可是如果是主动的削弱大明的军事实力,这些勋贵们肯定会着急,这就是在削弱他们的利益了。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明也确实没有到需要主动削减兵源的程度,大明还没有因为军事的因素导致财政困难等等。
“朕也知道这么做必然会有一些事端,只是不打仗的话,养这么多人做什么?”朱允熥就反问道,“打鞑子,打完鞑子再去打哪里?高丽还是安南?”
北边的蒙古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境内的各种割据势力早就被彻底消灭,大明现在放眼望去确实根本没有什么敌人。
朝鲜可能是敌人、安南或许也可以出兵去征讨,但是打下来那些地方的话,治理起来会不会有难度?
而且那些地方的话打下来了,会不会对大明有足够的好处?高丽苦寒、偏僻,安南瘴气多,而且民风也比较彪悍,这都是不太容易管束的地方。
朱允熥看着徐辉祖等人,继续问道,“就是打下来了安南,朝廷现在还需要这么多卫所吗?尤其是内陆卫所,真以为朕不知道很多卫所有些废弛?”
这一下徐辉祖等人也无话可说了,边关的一些卫所还是精兵强将,可是内陆的不少卫所现在确实是武备比较废弛。
现在不要说去打一些硬仗了,这些内陆的卫所就算是去剿匪可能都会比较吃力。
军改是迟早的事情,朱允熥也没有打算一步到位,也没有觉得现在的大明就适合义务兵、军人职业化等等。
只是他也同样不觉得现在的大明需要这么多的卫所,尤其是有些内陆的卫所,他们的一些职能自然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调整和改变。
“这些事情先和你们知会一声,以后再来商议打完了大仗之后再去变动。”朱允熥继续开口说道,“到时候先选几个卫所试一试,再看看成效。”
先透露口风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真正的一系列战事结束后再选择几个试点,那也是有必要的。
朱允熥做事还是希望比较稳定有序的推进,而不是说想要一下子就将事情给办成,他也知道那样做不容易,风险也非常大。
既然皇帝都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徐辉祖等人自然也不好反驳,因为这不是立刻就要去做的事情,大家还是可以比较安心。
虽然老朱设定的一系框架、政治体系等等会继续沿用,但是朱允熥想要改革的地方可不少,这些也都是需要徐徐推进,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不过不管怎么说,先提前通个气,免得到时候看似猝不及防、让大家手忙脚乱,到时候可能就会因此一些不必要的内耗了。
朱允熥看向耿炳文,说道,“你去太仓,一应事务多看顾一些,待船队出海后再回来。”
耿炳文立刻领命,“臣遵旨。”
太仓那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也都知道越来越多的货物、将士在集结,就是为了大明第二次的大规模远航,以及第一次尝试国家性的正式海外外交。
自然也包括需要进行海贸的正规化,总不能是一大群将士提着刀枪去和人做贸易啊。
出海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些高级将领坐镇,也会有些中低级的文官随行。
但是现在在太仓也需要有身份的勋贵去坐镇,先前是让常森在坐镇,但是他的身份到底还是差了些,现在就需要长兴侯耿炳文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开国勋贵,另一个身份就是朱允熥大姐的公公。哪怕是一些骄兵悍将,面对耿炳文的时候也不会多说什么了。
等到这些勋贵离开,朱允熥问道,“大和尚,你说这些勋贵们是不是舍不得手里的兵权?”
道衍直接回答说道,“陛下,勋贵本就是以武事起家。真要是没了战事、没了兵权,他们只怕很快就要失去朝中地位,会被文官们欺凌。”
夏原吉不太高兴的看了一眼道衍,他到现在都不理解这个大和尚同僚的立场,这到底是文官呢,还是说属于勋贵那一派的。
道衍可不管那么多,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勋贵如今手里并无兵权,无非就是有了战事可以领兵出战。”
“五军都督府还是强势,兵部在五军都督府面前说话都不敢大声。”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这样也好,现在大明还不该武备废弛,接下来必然还有大战。”
朱允熥的话让道衍和夏原吉都愣住了,从陛下先前的一些言论来看,他们都觉得陛下是要减少军事行动,开始一门心思的内政。
可是现在再看看,陛下还是有四处征战的心思,甚至很有可能还是一些大规模的战争。
只是这一切好像也不用特别奇怪,他们一直在朱允熥的身边,自然也了解这位皇帝有着远大的抱负。
如果单纯的只是一些内政等,显然不会让皇帝满意。历史上的那些留下无数功绩的皇帝,哪一个不是文功武治?
与其期待着陛下会废弛武备,还不如想想看怎么样让陛下将市舶司的职权还给文官系统,这看似还是一个可能性更高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