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 (第1/2页)司马懿甚至都没有护送曹丕入城,就带军直往汉中行去。
按道理说,他是打通这一路的功臣,怎么也要将曹丕送回成都,但司马懿却是心中有数,他赶过来的见曹丕的时候,从对方脸上看到的不止有惊喜,明显还有一丝极难察觉的谨慎。
司马懿这些年一直揣摩曹丕心思,见状马上就懂了,设身处地换做司马懿本人处在曹丕的位置上,要一点忌惮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还有可能心思更甚。
因为身为帝王,这个时候肯定会想,如果面前迎驾的心腹大臣造反,在城中埋伏自己怎么办?
当然,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如果司马懿真要杀曹丕,直接带军杀过来就行了,所以随即曹丕的眼神就缓和下去。
司马懿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道换做自己,可不会就此放弃警惕。
因为造反不一定埋伏车队,这种做法除了难以找到目标外,还会误伤别的公卿大臣,给改朝换代造成麻烦。
司马懿觉得,真要造反,其实还是将曹丕诳入城中,然后找个刺客刺杀嫁祸给益州士族更为稳妥。
当然,眼下时局极为动荡,司马懿断然不会在找这个时期做下这种疯狂的事情,他只是将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脑中稍微推演了一下而已,如今的他,仍然是对魏国朝廷忠心耿耿,曹丕口中的股肱之臣。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消除曹丕的猜忌,于是他尽可能安抚了曹丕的情绪,并提出立刻带兵,赶往汉中阻拒晋军的提议。
司马懿察觉自己开口之后,曹丕明显是松了一口气,极为痛快答应打下来,甚至都没有细问城内的布置情况,这让司马懿进一步确定,曹丕对自己,绝对是有所猜忌的!
司马懿不由想起,当年钟繇私下对自己说过,只要臣子能干,帝王不可能不会有防备,臣子只要干好臣子的事情就好。
但是,凭什么?
凭什么整个魏国朝堂都是我支撑起来的,还要受到猜忌?
真以为这個烂摊子,谁都能收拾吗?
司马懿胸中风云涌动,脸上却是装出平淡的神色,带着兵士一直往汉中行去。
他赶到汉中时,已经是两个月后,入夏多日了,而汉中这边却是曹真坐镇,得知司马懿过来,便让司马懿带不超过十名亲卫入城。
司马懿听了,便先自心里不舒服,但还是老老实实入城拜见了曹真。
曹真见了司马懿,便出声道:“将军是从成都来的,见过陛下了没?”
司马懿答道:“在成都城下见了,故奉陛下之命,前来汉中支援将军。”
曹真微微点头,“有劳将军了,如今伯仁在五丈原阻拒晋军,情势不容乐观,还请将军前往救援。”
司马懿心道夏侯尚不在汉中,原来还留在五丈原,便问道:“那边敌情如何了?”
曹真生硬道:“我也不清楚,所以才让将军速速救援。”
司马懿心中一股火冒了出来,大家同是大将军,我一路到了成都又回来,你在汉中只做防御,还查不明敌情?
他缓缓张口道:“启禀大将军,如今魏国本就弱势,我带的兵马,都是陛下尽力调拨给我的,若是敌情有误,折了太多的话,不仅回去不好交代,只怕也会影响魏国存亡。”
他这话软中带硬,两人同为大将军军职,曹真却刚才一直叫他将军,本就有些不妥,而司马懿反而用了启禀这个下级对上级的词,已经是明着讽刺,曹真自然能听得明白。
果然曹真脸上羞恼之色一闪而过,但却偏偏无法反驳,因为是他自己失礼在先,于是只得道:“司马大将军勿急,虽然这几日的情报还没送来,但前些日子的战报,我这边还是有的。”
说完他找出几卷竹简,“还请大将军过目。”
这话里也明显有些讽刺之意,但司马懿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便也暂且压下火气,拿着竹简,就在地上站着细看起来。
曹真见了,也不出声请司马懿坐下,就这么坐在一边等着,直到司马懿足足花了一刻钟,才将竹简看完,然后将竹简重新放回桌案上,才站直身子,出声道:“情况我已经大致了解了,我让兵士在城外休整一日,明日便即出发。”
曹真听了,紧绷的脸色也是稍稍放了下来,起身道:“如此便有劳了。”
“我会安排粮草辎重补给,准备好了,自会请大将军查验。”
司马懿出声道:“多谢,如此懿便不叨扰了。”
曹真也不挽留,便即一伸手,“请!”
司马懿离了曹真府邸,他心中冷笑,他自然知道曹真的敌意从何而来。
当初司马懿奉了曹丕密令,先是在五丈原截了曹彰,令其自杀,又在汉中抓了曹植,一路带到成都关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