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画个大饼
第八章 画个大饼 (第1/2页)阿狸去洗碗的时候,箕子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由于和阿狸语言不通引起的。
箕子和商民们虽然能够交流,但其实也不比和阿狸强多少。
这个时代的语言太匮乏了,文字更是寥寥无几。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还是不够用,经常出现各种通假字。
什么叫通假字?就是写字的时候,没有对应的字,只好写个发音相近的字来代替。说白了就是错别字。
等阿狸洗了碗回来,箕子已经下定决心,要给商民们扫盲。
第二天,箕子把景如松找了来。告诉他自己在睡梦中见到了玄鸟,从它那里得到传承,将会教给大家文字。
自从箕子从昏迷中醒来,他的种种行为就如同神迹,如今他亲口承认自己受到玄鸟指引,景如松不但不怀疑,甚至还欣喜若狂。因为这证明,神明还没有抛弃大商。而他现在效忠的大王,就是天选之子。
他立刻照着箕子的吩咐,去忙碌起来。
箕子原本打算先制作一批小刀和木牍,用来作为学生的书写工具。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年代的人们是把文字镌刻在龟甲和青铜器上的。再过一些年,人们就会用小刀在简牍上刻字,叫做“刀笔文字”。
但事实上,商民们已经掌握了毛笔和墨的制作方法,他们是用毛笔来写字的。在后世河南殷墟中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用朱砂和墨书写文字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既然商民们现在就已经会使用笔墨了,怎么过了几百年后,反而又变成了用小刀在简牍上刻字了呢?”箕子暗暗嘀咕。
说起来他到此地也快一年了,只不过平时大家都忙着搞建设,所以他并有关注过此事。不过他也懒得多想,会做就更好,自己还省事了,既然笔和墨都有,那干脆就把纸造出来好了。
于是他便命景如松带了一批人,去制造笔和墨。
后世东北出产的狼毫笔,价格昂十分昂贵,现在么,材料到处都是。所以现在箕子的学生们,人手一支狼毫笔,可以说壕无人性了。
殷商时期人们用草木灰来制墨,十分粗糙。箕子看见以后,改进了制墨的工艺,东北多松树,箕子用松木为原料,并加入猪油一起烧结,得到的墨,就是上好的松烟墨了。
造纸则是箕子亲自带领,他命人砍伐了一批松树,切碎之后煮沸,捣成纸浆,再用麻布来捞浆,晒干后揭下来,一张纸就制作成功了。
于是,这个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伟大发明,就提前一千多年诞生了。
文具全有之后,箕子便开始准备教学。
文字方面,箕子直接一步到位,直接摒弃这个时代使用的原始的象形文字,用简体字代替。
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个是自己用习惯了,看着顺眼;一个是反正商民中识字的人也不多,大家都从头开始没什么不好。
对外则宣称自己受到玄鸟感召,悟得天书,以教臣民。
商民本来就是信奉鬼神的民族,这个说法不但不引人生疑,反而群情激昂,学习热情高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