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妈的官都比老子高
第十一章 妈的官都比老子高 (第1/2页)何晨远远的便下马,把缰绳交于晏明。
何进自加封大将军以来,圣恩眷隆,哪怕灵帝去后由何太后把持朝政,何进依然权倾朝野,声势还更上层楼,如若不是宦官营党相抗,朝廷几乎就是他的一言堂。而大将军府前一条街,文官过而落轿,武官来而下马,更是彰显其显赫荣耀。
来的路上,何晨脑里就百旋千转,思考过无数问题。眼见灵帝已入殡,何进被假诏杀害的时间步步逼进,自己不能不多考虑一些问题。
如果,自己这个小小的宛城令能煽动历史翅膀,在这一轮对峙中,能保下何进不死,尽杀中常侍,那么毫无疑问的是,董卓便无法进京,更无法挟持另立少帝刘协。那么就可避免汉室分崩离裂,诸侯并起争伐的时代。但是这样一来,汉室极可能就覆灭不了,除非何进真的是人心不足,欲想黄袍加身。那么短时间来看,自己便要活在何进鼻息之下,何进一日不死,宛城乃至南阳,就一日不能为自己掌控。想完成系统任务更是遥遥无期。
第二种可能,就是照着史书记载进行,何进死,董卓进,十八路诸侯勤王进京。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自己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在董卓进京后,好好的活下来,并且能捞得更多好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极难。以自己区区不过三千步卒,如何能抗的住董卓西凉过万铁骑?加上他沿途招募的关中骁勇之士,并州能征善战的游牧骑兵,几乎活生生就克死自己的步兵军团。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收编由吴匡、张璋所率领的何进精锐部曲加强自身守力,然后退守轘辕关,再联合天下诸侯,一同讨伐董卓。这样一来,自己名声有了。二来何府擎天大柱皆倒,自己能顺利接收南阳郡,而且进可以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退可安居南阳图谋八郡。
但无论日后京都是什么走势,张让、段珪之辈,绝不能让袁绍手刃,何晨总感觉董卓进京,何进身死,与袁绍脱不了干系。这个想法绝对不是无的放矢,首先,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可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袁绍虽然是庶出,并且过继袁成一房,但由于自小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自然眼高于顶,对于宰猪杀狗出身的何进以外戚之势掌管西园八校尉兵权自是不满;其次何进为人性格暴燥,色厉胆薄,无论朝堂之中,还是私下相处,对袁绍指手画脚,常有恶言,久之反感。
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便可顺理成章。何进一死,袁绍便可凭自己中军校尉身份,加上袁家在背后推波助澜,领西园八校尉兵权不在话下;其次,何家一去,又有袁氏一族支持,加上手握兵马,袁绍自可取代何进朝中地位,把持朝政。第三,假借何进身死一事,名正言顺诛杀宫中中常侍,不但能给何进报仇,堵众人悠悠之口,还可名扬天下,获声名清誉,当真是一石数鸟之计。
何晨甚至认为,中常侍诈诏,何进进宫,都是袁绍一手安排促成的。想到此时,何晨心里一阵感叹,天下英雄个个不易之辈,何进啊何进,你虽贵为大将军,西园八校尉之首,但终是在认人目光,胸怀胆略上与这些经过世家熏陶的人相差甚远。和其父何真更是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啊。
思量间,何晨已在门卫指引进,踏进大将军府。
这大将军府当真是富丽堂皇,大气磅礴。只是远远看去,就让人惊叹不已。
而行在其中,何晨都感觉自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土豹子进城一样,看的是眼花缭乱,目不遐接。各种名贵之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自己在宛城的何府与大将军府一比,那真叫做莹火虫与皓月争光。
宽敞无比的客堂已摆下满满三十四案席。
这酒席极为丰盛,各种时令水果,山珍野味,五颜六色,香味扑鼻。又有酒樽入于席地中间,里面装满淳香浓厚的美酒。不少的花枝招展的侍女立于后面,随时等候吩咐。
此时宾客而满八分,而何进也早入高座,正与堂下心腹正有说有笑,显然心情极好。
“宛城令何大人到。”门侍忽然大声唱诺道。
本来有些杂吵的客堂,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手中之事,眼睛齐刷刷的转向门口,大部份人都带着好奇表情,想看一看何进赞为人中之龙的妹夫,到底长的什么模样。
何进长身而起,大笑数声,从高座而下迎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