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啥?网络上又有人骂我?(第一更)
第四百八十四章 啥?网络上又有人骂我?(第一更) (第1/2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徐洪一字一字地阅读着每一个字。
读完一遍以后,他又再次反复再读了一遍。
这篇文章让他的心中产生了无穷的波澜,紧接着,这股无穷的波澜又逐渐变成了一股由内而生的倾佩之意。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的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同时不慕名利的品格。
他想起了另外一篇名叫《爱莲说》的传世经典文章。
那文章里面有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瞬间产生了一种《陋室铭》和《爱莲说》是同一个层次的感觉。
徐洪莫名摇摇头,在这一刻竟觉得有些怪怪的。
《陋室铭》文章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甚至如果有一定机缘的话,这篇文章肯定能一直流传下去被其他文人所诵读,但这篇文章如果套在陆远身上的话,却总让人有一种怪异感觉。
你说陆远才华横溢他是完全不怀疑的,甚至说陆远才华多而接近妖,徐洪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你说陆远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这怎么看都觉得开玩笑吧?
不同流合污?
陆远在娱乐圈里面就是一个最污的存在,他还跟谁同流?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尽管陆远在圈内没啥绯闻,但看到陆远出名在微博上面的各项炒作,以及昨天那一通电话,让自己帮忙稍微宣传一下那《朝阳娱乐报》以后一时间竟让人实在是违和感十足,他实在是很难将文章里面的人和陆远联系起来……
等等!
为什么这怎么看都怎么像是陆远在自吹自擂?
徐洪默默又将这《陋室铭》看了几遍以后,顿时这股念头越来越大了。
不过,在怀疑了一阵以后,他又想起了之前在银川时候陆远住的地方以及吃的东西……
他突然又觉得陆远确确实实具备一些品格在里面。
这么一想……
又觉得这篇文章似乎是陆远自己写给自己的警示之作?
徐洪摇摇头竟不知道到底那个混账无比的人是陆远还是这个兢兢业业的人是陆远了。
………………………………………
徐灿灿也买了一份《朝阳娱乐报》。
她认真地看到了最后,然后见到了这篇《陋室铭》。
她看了几遍以后,默默地低下头。
她又想到了曾经的陆远。
往事似乎随着岁月一天天过去不但没有模糊,反而变得更加清晰了。
然后……
她闭上眼睛。
“看来,你始终都忘不了以前的那段苦日子啊……”
“你……还是一直没变。”
…………………………………………
《陋室铭》火了。
几乎主要文艺圈的人,都会去买一份《朝阳娱乐报》去看,间接地帮《朝阳娱乐报》打了个广告……
陈冠雄,林语,郑国龙,郑建国,陈少华,沈崇和……
这些文艺圈内赫赫有名的文化名人对这首篇文章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一些老一辈的人竟觉得这篇文章说的就是他们……
他们觉得代入感十足,他们觉得自己的品格也是这个样子的。
文艺圈内,这篇文章瞬间就被推崇得地位颇高,他们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教育意义……
不过,伴随着火的同时,争议方面也是越来越大了。
“这是一篇好文章,的确值得大家去读,短短的八十一字,但却真正地蕴含着道理,不过,好文章是好文章,但我觉得这文章套在陆远身上是否合适,我印象中的陆远是……”微博上,著名学者王思成在赞美了一通《陋室铭》的同时,二话不说又将陆远拉出来贬低了一通,将陆远之前在娱乐圈乱七八糟炒作都点名了一遍,觉得陆远是自我吹嘘……
“《陋室铭》确实不错,给我非常惊艳的感觉,但是,这篇文章竟然出现在《朝阳娱乐宝报》这样的娱乐报看里面,这一点,我必须要点名批评陆远……我感觉到了浓浓的亵渎感与商业意味,陆远!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现在是滥用自己的才华恃宠而卖!你简直丢我们文人的脸!”知名学者,批评家,王柱民直言不讳地在微博上狠狠批评了陆远一通。
“同感,同时,我也觉得陆远实在是惹人生厌,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陆远不务正业的感觉,实在是朽木不可雕也!”知名评论家陶谦也同样跟风发了一条批评微博。
“我觉得……”
网络上逐渐出现了一种很古怪的情况。
清一色的都是赞扬《陋室铭》的,除了清一色赞扬《陋室铭》以外,对陆远的批评和指责声也是一大批一大片……
而且,这股批评似乎有越来越强的趋势!
…………………………………………
“阿远……我们的娱乐报卖疯了,没想到你这个《陋室铭》还真的将我们这个报社拉了好大一波销量……”
“嗯,多少?”
“阿远,你猜猜我们今天卖了多少?”
“十万份?”
“……”
“难道是二十万份?”
“……”
“卧槽,不会是三十万份吧?那挺生猛的啊……”
“……”
周帅给陆远打电话的时候,情绪本来是非常兴奋的。
但是这种兴奋的情绪在陆远说出十万份这个数字以后瞬间就消失了。
他突然觉得就挺憋,从开心到无语,再到尴尬仅仅用了几秒钟。
几秒钟以后,周帅宛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知道该说啥了。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
特么的!
你特么还以为我们报纸和游戏一样开挂了?还能这么玩?
“到底多少?怎么不吭声了?周哥,你特么别卖关子啊……”
“总共卖了四万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