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四 但得饱掠速飏去(十)
四五四 但得饱掠速飏去(十) (第1/2页)好在吴甡已经基本摸清了这位务实皇太子的脾性,知道他拍脑袋想问题很少考虑感情,尤其是别人的感情,真正重视的只有现实利益。趣/读/屋/这若是让孔府那些人知道,难免成了朱家“小家子气”的佐证。
“殿下是怕没人种地?”吴甡反问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
“殿下其实不用为此苦恼。”吴甡换了个角度,先解决种地人口的问题:“北方田地原本就比之南方贫瘠,故而在江南种桑树、烟草,一亩地就能活一户人家;在湖广丰腴之地,两亩地也能活一口人。
“可在北方,四亩地都未必能活一口人。如今山东安置的流民,大多是每人给地数分,一户人家不过一亩、两亩,还得靠朝廷救济才能活下去。待北方安定之后,朝廷大可从山东迁徙流民回乡,每人给五亩地,再加上故土之情尚在,那些人肯定不会舍不得走。”
吴甡说完,静静看着朱慈烺,等待皇太子说话。
“山东也是个土地贫瘠的地方,这些流民返回秦晋北直之后,倒是可以让出许多田地。”朱慈烺点了点头,依稀记得前世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也曾从山东移民两百万去河南、北直,可见山东人口应该还是充裕的。
“不过先生……”朱慈烺顿了顿:“即便不是出于劳动人力考虑,畿辅之地的百姓难道就弃之不顾了么?”
“殿下真乃仁心宅厚,”吴甡言不由衷道,“只是微臣却在想日后光复辽东的事。”
“哦?”
“行军打仗的确非微臣之能,”吴甡先解释一句,“不过微臣却能‘观势’。”
朱慈烺静静等吴甡说下去。趣~读~屋
“战国神童鲁仲连之师,姓徐名劫者,善于势数之学,微臣不才,也曾揣摩一二。”吴甡先介绍了这门绝技的来历。也算是出于找“道统”的习惯。
“时当闯逆肆虐,大势在彼而不在我,故而殿下避敌锋芒,保留实力,此乃上佳之策。而如今大势在我而不在东虏,故而东虏若是有些头脑,断然是要撤回关外之地。生聚教训。”
“等我军光复北京,固守三边,到那时,我与东虏之间的势数,并非我长敌消,而是两相持平。”吴甡顿了顿。发现皇太子没有任何疑问,方才继续道:“等我军出关复辽时,大势又转到了东虏一边,最终再次演变成万历以来的虏乱。”
“先生打算如何逆转这大势?”
“百姓!”吴甡道:“我军能得势,无疑靠的是百姓。诚如唐太宗‘载舟覆舟’之喻,如今这些百姓正是我朝的载舟之水。”
“那为何……”朱慈烺一时还没转过弯来。
“殿下,辽东没有水载我朝大军这艘大船。不如放水过去。”吴甡毫不隐晦道:“让东虏掳掠了这些百姓,看似他们占了莫大的便宜,实则却是在给自己挖坟掘墓。有这些难民在辽东,一旦我大军复辽,传递消息、打探地形,必然无不便利。”
朱慈烺心头一跳:如此阴险恶毒连自己人都算计进去的思路,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而且日后朝廷大军光复辽东,如何对待满洲诸申?我朝夸夸其谈者尤多。若是大开杀戒,势必留下暴君之名。万一不能尽灭鞑虏,反倒结下血仇,如蒙鞑故事,必成我大明边患。”吴甡道:“若是我朝在辽东本就有十数万百姓呢?情势又是大大不同。只要汉人多,行汉化,不出三十年。辽东皆是我汉民,哪里还有鞑虏?此为变夷为夏之策。”
朱慈烺听得眼皮直跳,突然想起吴甡当年在牢中与自己说的背倚江南立足山东之策,如今再见这“变夷为夏”之策。果然不愧他这阁辅之才!
“变夷为夏,复辽为中土,根本就在百姓口数。”朱慈烺点头道:“若是只以充军发配来实边,百十年都未必能积足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